业绩仍未「解冻」,小米求稳-国际黄金
小米业绩的隆冬仍未“解冻”。
3月24日,小米宣布了2022年第四序度以及整年业绩讲述。凭证财报显示,2022年,小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其中,营收同比下滑14.7%至2800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61.4%至85.18亿元。
2022年以来,小米业绩一起承压,焦点的手机营业遇挫,备受关注的造车营业仍在投入期且市场竞争日益猛烈。
去年雷军揭晓了一场题为《穿越人生低谷》的演讲,雷军穿越了他的低谷,但显然小米还未飞跃这次低谷。
01 一幼年卖4000万部手机,小米业绩承压
凭证财报显示,第四序度小米营收660.47亿元,同比下滑22.8%;净利润为14.61亿元,同比下滑67.3%。
自从2018年上市以来,2022年*季度是小米首次营收下滑,此次后,小米接连四个季度营收下滑,贯串了一整年。
2022年,小米营收同比下滑14.7%至2800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61.4%至85.18亿元。
究其缘故原由,支持小米的三大营业显示都不佳。
凭证财报显示,第四序度智能手机、IoT 和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划分为 55.5%、32.5% 和 10.9%。
手机营业仍然是小米的*收入泉源,但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下滑,小米手机营业也遇挫。
2022年,小米手机出货量为15050万台,而2021年,这个数字是19030万台。这意味着,一年时间里,小米少卖了近4000万台手机。
2022年Q4,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270万台,处在整年季度出货量*位。
凭证Canalys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1.7%,为9年以来的*值。但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下滑幅度远高于全球水平。
这直接导致了小米智能手机收入的大幅削减。2022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为1672亿,同比削减19.9%。
与此同时,小米手机营业的毛利率也在下滑,从2021年的11.9%降至2022年的9.0%。财报指出,主要是由于增强了整理存货的力度,以及2022年美元升值和存货减值拨备增添。
除了清库存的压力,小米的高端化战略也仍未见成效。2022年,小米智能手机平均售价1111元,虽然比2021年的1097.5元有所提升,但距离高端化仍有很大差距。
焦点的手机营业遇挫,小米的IoT、其他营业也泛起了下滑。2022年小米IoT与生涯消费产物的收入为798亿,同比削减6.1%;其他营业的收入47亿,同比削减24.61%。
珠光基金联合澳门社会资本设立QFLP基金
只有互联网服务的收入283亿,同比增进0.4%,主要是由于电视增值服务、广告营业和游戏营业收入有所增进。
大部门营业营收下降,让小米的净利润也大幅缩水。
凭证财报显示,2022年,小米净利润为85.18亿元,同比下滑61.4%。
02 规模与利润并重,小米求稳
业绩周全下滑,小米也调整了新的谋划计谋。
在财报电话会上,小米团体总裁卢伟冰明确示意,2023年,小米将会启动“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谋划战略,强化风险管控,注重稳健谋划。
对于小米而言,备受市场关注的造车营业仍在前期投入阶段,小米在财报中提到,维持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的稳固。
造车营业仍需要大量输血,小米必须重视利润。
2022整年小米研发支出为人民币160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营业用度为人民币31亿元,占比达19.3%。
同时,停止现在,小米汽车营业研发团队规模约为2300人,而去年同期,还只有1000人。
但“蔚小理”员工规模均超万人,蔚来更是有3万员工,根据这个规模,小米势必还将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在造车营业上。
虽然卢伟冰没有谈“规模与利润并重”计谋的详细行动,但现实上,第四序度小米已经最先了裁员行动。
凭证财报显示,停止2022年12月31日,小米拥有32543名员工,其中29967名位于中国大陆。这一数字相比2022年三季度末泛起了大幅削减。停止2022年9月30日,小米员工总数为35314名,其中32609名位于中国大陆。
这意味着,在2022年四序度,小米员工总数削减了2798名,其中中国大陆员工削减了2642名。
去年底曾有知情人士爆料称,小米将在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部门举行裁员,力度不尽相同,个体部门裁员比例高达 75%。
除了通过裁员降本增效,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了门店计谋的调整。卢伟冰示意,2023 年小米最主要的义务不是开门店,而是实现门店的整合和调整,提升门店盈利能力,进而实现更好的规模效应。
可见,2023年小米将更郑重地“花钱”。
停止2022年底,小米手里现金尚有276亿。但汽车是一个投入无限大的营业,尤其今年以来,汽车行业竞争日益猛烈,小米任重道远。
停止3月24日,小米团体报收12.44港元,总市值为3108亿港元,较超9000亿港元的市值高点,已跌去了约65%。
2016年和2018年,小米都曾陷入低谷,*次,小米通过整合供应链和线下渠道重转头部;第二次,雷军开启双品牌战略,剥离红米品牌让小米恢复了增进态势。
稻盛和夫曾说“低谷期艰难痛苦,但它可以成为企业再次飞跃的台阶。”小米的前两次低谷都验证了这句话,这次,小米能继续飞跃它的低谷周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