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崩塌」前后:动荡、救赎、新生

2022-08-11 15:13 文章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

“若是金立还在,我现在应该也不会是自由跃动的首创人,几年前,就应该是金立的CEO了吧。”

金立前副总裁俞雷以这样一条微博,宣告了人生的新航向——确立自由跃动(FreeYond),杀回手机赛道。当所有人还在思索,手机红海是否还容得下一个新玩家时,FreeYond 已拿到*笔18万台左右的订单,并将在8月份量产交付。

一切快得令人目不暇接……但若是你领会过FreeYond的焦点团队成员,一切似乎又顺理成章。

这些人曾是金立团体各个岗位上*代表性的人物。在2015年率领金立走出了产物决议失误、人事动荡的低谷,并试图在2018年的致命危急中挽狂澜于既倒,最终事与愿违。

面临金立的快速陨落,他们心有不甘。数年后,散落四方的他们由于FreeYond又重新聚到了一起,决议再一次向手机梦提议袭击。

这些人的故事,要从金立的陨落最先提及。

01、金立危急四伏:董事长隐退、高层动荡、战略失误

2015年头的金立,正处在摇摇欲坠之际。

由于人事层面的动荡和产物战略上的失误,金立在海内市场的销量急剧萎缩,市场份额已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团体面临着严重亏损。

彼时,金立团体董事长刘立荣已退居二线,团体海内外市场的研发、生产、营销,都由总裁卢伟冰牵头。

时代,在卢伟冰的主导下,金立团体各个部门的要害岗位都举行了大幅度的人事调整。光是销售口,天下四个大区总监就被裁掉了三个,人手不够时一度逼得几个副总裁亲自去顶。

金立元老之一李键也受到波及,他的整个部门将被所有裁掉。刘立荣得知后,叫那时的常务董事把卢伟冰叫到办公室,实时叫停了这次裁员。

比人事动荡更为致命的是产物决议上的失误。

作为海内最早出海的手机品牌之一,金立那几年在外洋市场增速很快。

因此,当三大运营商行使津贴在海内力推4G手机时,金立却把重心放在了面向国际的WCDMA 3G手机上。

等到公司决议层回过味儿来时,4G手机在海内已成燎原之势,而金立在手艺上也已经落伍同级其余OPPO、vivo近两年。

只管金立随后急遽忙忙推出了自己的4G手机,但用户并不买账。

而且,金立在产物设计上模拟OV,走轻薄蹊径,缺少足够的差异化。

那时的轻薄款手机性能短板显著,OV虽然以轻薄为主要卖点,但会在同系列推出更厚、续航和性能更强的型号来立住品牌,这一战略被行业称作“子母机战略”。

金立并没有注重到这种小心思,在产物设计上一味追求轻薄,导致风评不佳。

02、刘立荣出山,俞雷临危受命、快刀斩乱麻

面临公司业绩的每况日下,刘立荣在和卢伟冰谈话后不得不重新出山,而李键也被放置到了团体营销中央。

那时的常务董事告诉李键,“你先在IMC(整合营销流传中央),过几天会有一个牛逼的人过来。”

来的这小我私人正是俞雷,昔时6月,他以团体副总裁身份加盟金立,接受海内市场。

上任后的俞雷,动了两块器械:一个是赚钱的卖点,一个是花钱的方式。面临乱成一锅粥的金立,俞雷凭证品牌的商务属性,提炼出了“超长续航”和“信息平安”两大卖点,并在产物端逆那时的“轻薄”潮水而行,配上市面上*的电池方案,打出差异化。

除了重新确立产物定位,俞雷还对金立的营销系统举行了梳理,掉臂多位内部高管的公然指斥,顶着压力组建起了金立的公关系统。

一直以来,金立的对外宣传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广告系统,而且在广告投放的治理上异常粗放。这导致金立虽然渠道能力很强,在海内能排前几,但却给人一种州里企业的印象。

2015年,金立曾花一个多亿投放了一档央视综艺节目,那时的认真人只和电视台相关职员吃了顿饭就做出了投放决议。在央视投放硬广举行品牌背书,是非经常见的营销行为。

但若是投放综艺节目,省级卫视反而是更优的选择,由于央视综艺节目的政治性注定了它是不以流量为目的的。金立轻率的投放行为,导致广告收益极低,甚至泛起过节目收视转化率为0的情形,造成了极大的资源虚耗。

俞雷经手后,对这个收益极低的投放项目做了些解救,事后要回来五六万万的媒体资源作为抵偿。

事实上,金立内部对于这个问题早有熟悉,大多数高管也希望能够有所改变。

因此,俞雷的鼎力刷新在那时获得了包罗刘立荣在内的多数高管和署理商的支持。

03、将帅失和:卢伟冰与总设计师袁炫华的僵持

为配合俞雷做产物,刘立荣还出头请转身在酷派的金立“老人”袁炫华。

不外,由于袁炫华和卢伟冰的积怨,这次互助并没有维系多长时间。

袁炫华曾在2012年加盟金立,加盟金立前,他在天珑移动做了7年设计总监。那时天珑在外洋市场异常乐成,产物设计*了潮水,成为金立的模拟工具,基本上天珑每推出一款产物,金立立马就会推出相似的产物。

2012年袁炫华脱离天珑后,应卢伟冰之邀加盟金立。此时,卢伟冰正在推动金立身牌所谓的“年轻化改造”,确立了面向年轻群体的子品牌ELIFE和主打电商渠道的子品牌IUNI,需要一位优异的工业设计师来掌刀。

袁炫华加入金立后,成为IUNI品牌的团结首创人。

他为IUNI设计的产物开端方案被董事长刘立荣看到后,后者大为赞赏,决议把这个方案先拿到金立身牌的机型上。厥后,这款产物大获乐成,卖出了200万台,也让袁炫华进一步受到刘立荣欣赏。

然而戏剧性的是,开总结会的时刻,卢伟冰把这款产物的乐成归功于营销,让袁炫华大为不满。除此之外,刘立荣本想让袁炫华认真M2017机型的开发,做项目总司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卢伟冰的强烈否决。

双方曾多次频频谈判,但卢伟冰始终不愿让步,为此两人冷战了长达两个星期。

最后,刘立荣无奈妥协,把袁炫华调去认真金立手机的工业设计。

袁炫华虽然被调离IUNI,但那时金立的产物端照样以卢伟冰为主导,导致他在金立内部做事情阻力重重。

这场内部撕扯,最终以袁炫华选择去职而收场。而批准去职申请的正是卢伟冰,整个审批流程极快,堪称“秒批”。

2015年,袁炫华重回金立后,并没有马上受到重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刘立荣重新出山,对金立营业复盘还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袁炫华与卢伟冰的矛盾没有彻底解决,二人曾多次在公司公然发生摩擦。

种种缘故原由导致袁炫华回归金立后过得并不顺心,只管俞雷等人再三挽留,他照样在一年多以后选择了脱离。而谁人时刻的金立,正处于业绩飞驰期。可谁也没能想到,守候金立的,是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扑灭。

04、资金链断裂前夜

2017年底,刘立荣的赌钱听说不停发酵,伟大的公关危急引发了金立供应商的挤兑,导致金立资金链断裂,最终在短短一年内走向了停业。

在大厦轰然坍毁的前两年,李键把金立那段时期的业绩形容为过山车,俞雷的到来是谁人*点,着落之后,飞驰向上。

2015年的俞雷,迎来了他在金立时期*光的时刻。

12月21日下昼6点,位于东莞大岭山镇的金立工业园正值下班时间,年轻的工人们从车间里走出来,群集在暂且部署的广场上。一个小时后,在金立工业园的羽毛球馆里,800多名金立员工、互助同伴和记者将迎来一场另具匠心的宣布会。

这场宣布会,不仅请来了Beyond乐队的贝斯手黄家强,还行使CG手艺“复生”了他已故的哥哥——黄家驹,让二人同台演绎经典歌曲《天南地北》。

宣布会竣事后,金立的公关团队还带着媒体一起旅行了金立的手机生产线。

这次充满情怀的营销谋划,使金立“超级续航”产物特征获得了大面积流传,但这个方案最初提出时,却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伟大争议。

以公关的形式来做宣布会宣传,在金立是*的事情,贸然让众多记者进入厂区和工人一起看宣布会,风险也极其不能控。俞雷示意自己是顶着被开除的风险,来推动的这件事情。

此次宣布会带来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2015年头金立手机海内的月平均销量只有50万台,M5 Plus宣布后,昔时12月,海内手机销量直接突破了200万台。

此前,金立宣布金钢系列时,内部也有关于“金钢”而非“金刚”的命名争论,后由俞雷确命名字为“金钢”彻底坐实了金立产物的商务定位,而这个产物系列也获得了极大的乐成,为金立提供了销量的基础保证。

金钢系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销售出了1500万台。金立手机的整年销量也由2015年的3000万台增进到了2017年的4000万台,增幅高达33%,和同期的小米只相差150万台。

在俞雷的鼎力刷新下,金立的业绩显著拉升。

这个势头一直连续到了2017年年底,直到刘立荣赌钱流传和资金链断裂危急的到来。赌钱听说最盛时,刘立荣出来澄清,指出资金链断裂的真正缘故原由是金立的营销、投资用度投入超限。

他对媒体说:“2016、2017年金立营销用度投入60多亿元,加上近三年对外投资的30多亿元,近100亿元的投入对金立的资金链造成很大影响。”

这一说法被解读成“金立瞎做广告花了60亿元”,让主导营销的俞雷成为众矢之的,遭受了伟大的压力。据多位昔时靠近金立内部的人士透露,现实的营销用度远远没有那么多,之以是有这种说法是为了“分管”董事长刘立荣的压力。

与俞雷相识多年的密友陈延军替其感应委屈:“这么大额的用度一定是要老板颔首的,怎么能怪在他身上。”

05、印度“失火”,救火队长无力回天

“要么团体再给10个亿,要么我就告退。”

刘立荣的“赌钱风浪”将金立彻底击垮前,外洋市场危险,实在已经在悄然酝酿。2017年头,金立在印度市场的营业泛起了严重危急。印度团队在4月份前后就花光了整年的广告预算,导致市场运转陷入瘫痪。印度市场认真人团结印度总署理商 Arvind R Vohra 以去职为要挟向团体和刘立荣提议逼宫。

后者是金立进军印度市场起,就一直担任金立印度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司理一职,掌舵印度营业几近五年。

这种事态下,刘立荣找到操盘海内市场的俞雷要人。随后,俞雷的得力副手常士丹被派往印度。

常士丹在金立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他大学结业*年就加入了金立,从站柜台的下层销售最先做起,仅仅两年就提升为金立团体销售总监。常士丹在金立内部有“救火队长”的称谓,先后认真过金立在天下31个省市区域的渠道,通常是那里有危急,他就被派去那里。

对刘立荣印度CEO的委任,常士丹一最先很犹豫,一方面以为对印度市场不熟悉,怕自己做不做好,另一方面自己刚有了二胎,家里也需要他这位父亲。更主要的是,他需要获得来自金立向导层的支持。

常士丹的挂念没有连续太久,刘立荣和俞雷在这件事上示意全力支持,俞雷还把手下的任文长直接调去配合他的事情。有了后方保障,常士丹随即踏上了前往印度的征程。

抵达印度后,常士丹才发现印度的问题比预想的还要大,除了花完了整年广告预算,还倒欠渠道和供应商几个亿,而这些问题耐久都被掩饰在报表中。

金立在印度市场接纳署理商模式,署理商只认真往下铺货而不认真卖货。此时OPPO、vivo在印度线下扩张很迅猛,金立在印度的门店只靠内陆营业员,内陆化做的很好,但驱动力竞争不外OV从本土已往的销售团队,一直以来,金立的做法是单纯靠品牌效应来促进销量,导致的效果就是,一旦泛起产物滞销,整个渠道就都陷入瘫痪。

这种模式下,常士丹以为,不调整原有的渠道模式,投再多钱进去也无法解决问题。

昔时6-8月,常士丹从印度北部的拉贾斯坦邦最先,到德里,到西孟加拉邦,再到南部的金奈,孟买,从印度的一二线都会到3-4线都会,再到5-6线的州里市场,各个类型的市场都做了充实调研。

他跟署理商强调,这个模式必须调整,若是渠道不自负盈亏、提高效率,效果一定是人人一起死掉。

在常士丹的说服下,最终署理商们接受了这个方案,印度的渠道最先逐步好转。昔时11月,印度渠道逐渐走上了良性运行的轨道。但此时团体后院起火,使得危急再一次来临,且这次危急是扑灭性的。

一直以来,印度工厂的生产都依赖于海内供应链,供应链的挤兑危急,导致组装的元器件送不外去,以至于印度市场最后到了无货可卖的田地。

留在印度已无力回天,常士丹选择在次年4月回到海内,继续寻找解救设施。

解决方案在6月出炉,在俞雷和常士丹的多方协调下,印度本土手机制造商Karbonn Mobile赞成收购金立印度公司,总生意规模到达了2925-3665万美元(20亿~25亿卢比),其中1828万美元(12.5亿卢比)为品牌授权用度。同时,Karbonn Mobile控股公司与另一家印度股东一起,收购金立印度74%的股权。

常士丹和俞雷的诉求很简朴,就是让署理商在世,让金立身牌在世。这笔生意不仅让金立得以保留商标,还能每年拿到授权费来还债,可谓一石二鸟。

一位熟悉俞雷和金立的人告诉雷峰网,以合资人身份加入金立的俞雷,那时完全没有需要站在前台去肩负这份责任。

做完这一切后,俞雷在2018年10月31日宣告脱离。

而常士丹选择继续推行“责任”,辅助处置善后事宜,一直到2019年4月。

在他的鼎力斡旋下,金立*大股接手了金立在海内的品牌授权,一最先是借租,厥后直接索性拍了下来。

即即是脱离金立后,常士丹依旧牵头完成了金立海内渠道的重组。

在常士丹眼中,金立还在世,只不外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但在外界眼里,金立的名字,已匿迹在了疫情到来前的2019年。

06、金立群星再聚首

时间来到2021年3月。

在一家脑机接口创业公司BrainCo,担任两年多COO后,俞雷萌生出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因投资海康威视赚钱近2万倍而著名业界的龚虹嘉,给他推荐了一个新能源重卡的项目。龚虹嘉自己也介入了这个项目,一共投入了3个亿,包罗一个亿的基金,两个亿的借债。

俞雷听后动了心思,在一个由企业家和投资人组成的微信群里征询意见。

群里大多数都以为重型卡车电动化是一个不错的偏向,有一小我私人却提出了相反意见。他以为,现在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只有5-8年,这是一个绕不外去的成本,新能源重卡应该思量其他能源方案。这小我私人就是郭显秋。

郭显秋是一名手机行业的老兵,他从2010年最先踏入手机行业,早先在一家CDMA手机厂商做小灵通,之后他进入TCL担任通讯中国营业总监、和信通讯副总裁,并在时代结识了俞雷。

不外此前郭显秋和俞雷更多是神交,类似于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和许多人一样,郭显秋对俞雷的最初印象,源自于他在2006年出书的脱销书《逃离外企》。除了写书,俞雷也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营销理念和行业看法文章,而郭显秋是其忠实读者。

俞雷在群里提问,外面是征求意见,现实若干有几分筛选合资人的意思。让他动心的新能源重卡项目是一项运用在重卡上的燃气轮机手艺,本质上就是郭显秋所说的能源取代方案,两人在理念上不约而同。

俞雷随即找到郭显秋,向其发出创业约请。而在“粉丝滤镜”的作用下,郭显秋也欣然应允。

寻找投资项目的同时,俞雷也在设计着创业偏向。

他用了半年时间和郭显秋一起,把近两年热门的电子烟、智能汽车等偏向看了个遍。时代,也联络了袁炫华、常士丹、李键等人询问意见,找来找去发现最合适的照样做手机。

俞雷和郭显秋一致以为, 看似红海的手机行业,依然蕴含着伟大的时机,传统手机品牌与手机新势力将会回到统一起跑线。拥有脑机、肌电、康健检测等前沿手艺创业靠山和投资靠山的俞雷,在创业优势上十分显著。

那时李键还在金立,是留守金立的最后一人。由于和刘立荣的同砚关系,金立失事后,他准许留下来协助处置“后事”,一留就是三年。时代,每个月只拿一万元左右的薪水。

2021年12月,俞雷等人找到李键,在金立借了间集会室,正式定下了创业做手机的设计。

07、为什么还敢做手机?

“中国手机厂商对拉尤物来说,都是新品牌。”拉美地方渠道的反馈,让俞雷坚定了做自有品牌的信心。

从决议创业的那一刻起,俞雷就知道在海内市场做手机已经不是一门好生意。

他判断,今年海内市场的手机出货量有可能跌破4亿大关,回落到3.2-3.5亿之间。虽然接下来会有一波换机潮,但起量要到明后年。

俞雷设计做手机的新闻传出后,立刻有基金找到他,示意愿意出资收购诺基亚的芬兰HMD公司,来做高端手机,让他操盘。

诺基亚方面临这个提议也异常认可,他们不满于HMD现阶段的显示,希望看到有运营履历的团队接手,来施展这个品牌应有的价值。

但双方显然低估了跨国收购的难度以及所需要时间,或者说,低估了俞雷组建团队的速率。

到今年3月前后,团队的焦点职员已基本到位,而还在走洽谈流程的跨国收购,看起来遥遥无期。

几位首创人没有闲着,他们对全球市场举行充实调研后以为,诺基亚并非*的选择。常士丹向俞雷剖析,诺基亚虽然绚烂一时,但现在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险些为0。要盘活诺基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运作资金不能少于20亿元,不管以什么形式运作,资金都不能少于这个数。

*、手机是一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需要获得一家地方国企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第三、要取得焦点上游供应链的支持。

相比于非洲,拉美的基建水平、消艰辛和对外来品牌的接受度都要更高。但由于物理距离较远,已往海内手机厂商出海,拉美并非*,使得这里仍是一片净土。

拉美本土的工业和电子产业异常微弱。其通讯网络还处在3G向4G进化的阶段,市场上仍然存在大量功效机。

这意味着,这里暂时不需要“高端机”,团队可以以更低的门槛切入。

而且这个阶段的市场,也是俞雷团队最熟悉的。

他们在金立时,海内市场正好就处在功效机向智能手机的转换期。加上拉美区域都会化率异常高,许多国家的首都栖身着天下40%的人口,这让手机渠道的铺设也相对简朴。

确定做外洋市场后,俞雷又为FreeYond 招来了一员猛将刘东阳。之以是称刘东阳为“猛将”,除了他本人能力极强,也是由于他的网名“Tiger”,团队内部习惯称其为老虎总。

刘东阳同样是通讯行业的老兵,从业履历跨越20年,且外洋履历居多,生涯中险些什么岗位都做过,能力异常周全。他加盟后主要认真运营。除了刘东阳,前金立*产物司理赵翌君、前言部副司理任文长、财政总监邱智敏等人也先后加盟。

其中,邱智敏是以前宝能投资团体信息事业部财政总监的身份加盟。赵翌君在金立有最强产物司理之称,金立团体70%的销量均来自其产物线,前后认真过20多款旺销机型,曾在2015-2016年创下单款机型销量破1500万台的纪录。

任文长则是俞雷和李键的老手下,曾随着常士丹一起外派印度,脱离金立后去传音事情过一段时间。

这些人既操盘过海内市场,也具备外洋市场的履历,聚在一起,堪称一支手机行业的“梦之队”。

08、对标安克,但不做下一个安克

手机圈有一个段子:在巴西买苹果手机,不如去拉斯维加斯度个假,顺便带个手机回来。这是在挖苦巴西的高关税,意指买苹果手机多出来的关税都够出国旅游了。

而且巴西和阿根廷都要求手机企业做CKD(全散件组装)和SKD(半散装件),这意味着进入该市场,就需要在当地设厂。

以是FreeYond的*批专攻市场,特意避开了巴西和阿根廷。谈到FreeYond接下来目的,俞雷的回覆异常简朴爽性,“活下来”。

他示意,FreeYond不做重资产投入,而是会以*性价比的低端手机入场,先推出售价200美元左右的智能手机积累本金,甚至不清扫在部门市场推出功效机。

渠道打法上,FreeYond 设计团结当地电信运营商铺设线下渠道,快速切入市场。排在拉美区域销量前三的三星、遐想、小米都是这么做的。在拉美区域,电信运营商就是分销渠道的主导气力。

人人条件都相同的情形下,比拼的就是背后的供应链和快速造血能力。

俞雷以为,自己能造出当下性价比*的手机。

他将主要对手锁定为三星、摩托罗拉和地方白牌,以为依托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完全有时机快速推翻它们,就像小米在俄罗斯市场推翻三星那样。

此外,常士丹也不讳言,之以是还没量产就能拿到当地的订单,依赖的是金立早期在拉美的一些地方渠道资源。

只管有结构线下渠道的设计,但FreeYond*阶段仍将以线上渠道为主,借鉴安克创新和shein的DTC模式,通过电商平台积累早期用户、扩大品牌曝光后,再结构线下。对于网红带货相对成熟的区域,FreeYond还设计将海内的直播带货模式迁徙已往,鼎力推行直播带货销售。

据悉,FreeYond现在已经和TikTok签下了全球战略互助同伴协议。

俞雷以为,DTC模式兴起的本质缘故原由有三:

渠道从已往集中式的大型卖场转向碎片化的小业态和多个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

前言从已往权威的电视前言转向异常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平台和社交平台;

而已往对照涣散化的供应链生产系统转向越来越集中和壮大的超级供应链工厂阶段,小型工厂被高成本和合规要求替换了。

俞雷对FreeYond 的定位并非一家手机公司,而是一家涵盖了从全身智能、全屋智能到全车智能各个领域的综合型品类公司。

他下一步设计的产物包罗TWS(真无线蓝牙耳机)、家庭移动电源和AR眼镜。其中,TWS的方案已经确定,将在*批手机交付以后上市。

只管在模式和打法上和安克很像,但俞雷以为FreeYond和安克创新有着本质的区别。

安克创新在消费电子小品类做到上市,异常忧伤,但他的产物缺乏毗邻终端,以致于现在增进乏力。未来全球将有1000亿台智能装备,这些装备大多将围绕着人、住、行三大to C场景以及一些to B场景。

现在可以看到的两大中枢智能硬件,就只有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因此FreeYond 反其道而行,先从终端焦点手机入手,再来拓开全局。若是说安克创新始于浅海战略,FreeYond就属于深海战略。

俞雷以为,不驶向深海,就不足以缔造出一家伟大的公司。虽然FreeYond 现在的大部门主干都来自金立,但俞雷却忠告团队成员不允许搞金立帮。

他坦言,金立的许多做法自己并不赞许,自己创业也绝不是为了中兴金立,固然,若是有时机也会思量买回金立的品牌。

和雷峰网一样,许多人都市问俞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创业?

俞雷说的很着实:“为了让随着我的兄弟姐妹们过上更好的生涯。”回过头来看,在给新公司起名 FreeYond 的时刻,俞雷就已经告诉所有人谜底了。

2015年12月21日的谁人夜晚,在东莞大岭山镇金立工业园的宣布会舞台上,台下一万名金立工人的眼光齐刷刷望向他的时刻。

金立已成风中往事,但“天南地北”之后,留下的是不甘。

上一篇:快手开启「芯」战事,新的修罗场来了
下一篇:盘算机视觉大牛代季峰从商汤去职,加入清华电
我要开户 我要开户 软件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