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班、没有KPI,真「佛系青年」都去寺院打工

2022-08-21 09:36 文章来源: 作者:网络 阅读(

今年以来,互联网巨头频传裁员,有一种令人心动的offer来自寺院。

前不久,浙江湖州白雀法华寺就因一则招聘信息登上热搜,该寺招聘文史资料整理专员,转正后月薪1万,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据法华寺事情职员称,现在已有上百人投简历报名。

要知,在今年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年”,打工人不只吸收着就业形势严重、加班压力太大的负面信号,还在住房、婚恋、教育等方面焦虑不停,急于寻找一种解决“精神内讧”的路径。

去寺院上班,是不是一个好去向?到寺院事情到底怎么样?年轻人既好奇也忧郁一系列问题:人为高吗,岗位要求高吗?有特定礼貌吗,好比需要出家或信佛吗?饮食只能食斋吗?

开菠萝财经找到三位在寺院事情的年轻人,逐一为你解开疑惑。

他们示意,除了有专业要求的岗位薪资较高,其余岗位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涯,在成都、济南等都会事情的他们,月薪在3000元左右;寺院里的事情,非但不乏味,还异常有意义,事情充实的同时KPI佛系,基本无需加班。另外,寺院岗位对宗教信仰没有强制要求,有些寺院有专门的员工餐、菜品厚实。

这三位年轻人都提到,在寺院打工,最主要的是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讧”。固然,寺院的事情也是自由的,若是想体验,不妨投递简历试试,若是“修行”事后以为“自己该走了”,可以返回都会,继续自己的人生旅途。

01

寺院事情:

不加班不内卷,不用吃斋念经

现在,寺院里的僧人们还维持着清修的习惯,破晓四点就要起来准备上早课。不外,在寺院里事情,时间表不需要和僧人们保持一致,但有各自的忙碌。

七七在一家寺院内的文创礼物店做销售。她在城西住,天天早上6点半从家出发到站点等班车,8点到达寺院,然后最先扫除卫生,做完准备事情,悄悄守候游客陆续前来。

寺院周末和节沐日的游客多,七七的事情也更忙,以是她的休息时间和一样平常的打工族差异,是周一到周五轮休。

成都文殊院是川西*的释教寺院,在院内一间茶室担任主理人兼茶艺师的净毅,作息和互联网行业保持一致。

茶室有三层楼,6个事情职员早晚班交替事情。净毅天天早上10点前到达茶室,和同事一起扫除卫生、整理器皿、生炭、压灰、依据对应的节气插花,中午11点正式对外营业。接下来的一整天,他都要重复点茶、上茶、解说等事情,有时还会组织小型茶会和培训。

寺院的事情很充实,但不“卷”,由于KPI佛系,也基本不用加班。

净毅上下班都要在钉钉打卡,但险些没有加班。“到了晚上9点以后,园区需要关门清场,周末我也有自己的生涯。”净毅称。

“留野锦里烧”是一家寺院传媒部的摄影师,她天天早上8点在钉钉打卡,之后就背着相机在寺内闲逛,拍新菜品、拍文创产物、拍修建、拍僧侣、拍猫,拍完就顺路在师兄那里留下用饭。她形容通常的事情就是“玩儿”,基本没有KPI,“晚上6点下班后,有时甚至还想再‘玩’一会儿”。

在寺院事情,更多靠自觉,需要学习的知识也不少。

“岗位对佛学知识贮备没有稀奇多的要求,但我要为游客先容我们的文创产物,若是毫无释教知识,怎么给游客讲?”七七称。

已往七七对寺院的领会仅限于烧香拜佛,入职后,会在事情之余,天天领会一个寺院的修建及其历史典故,记下各大殿的匾额、法器、菩萨等。“我遇到不会的,就看书、上网查或者向导游讨教”。

称谓,也需要记牢。七七先容,“寺院里,对剃发出家的法师叫师父,对带发修行的居士叫师兄,同事之间互称师兄。打招呼的时刻, 若是遇到师父、居士或者信佛之人对自己说‘阿弥陀佛’,需要礼貌地回应‘阿弥陀佛’”。

“事情餐是什么样”,也是寺院内事情职员经常被问及的话题。留野锦里烧所在的寺院,不包住宿包三餐,可以租住寺院的宿舍,价钱对照廉价,但房间不大;吃的则是寺院食堂的素食。“寺院里的素斋主厨经常研发新菜品,厨房的装备也异常现代化。我以为菜品很好吃,以是很顺应寺院里的饮食。”

净毅所在的茶室还会协助寺院做一些公益流动,好比成都泛起疫情时,会煮一些绿豆汤送到核酸检测点;每年腊八时节,也会煮腊八粥赠予到周围的社区……

七七作为寺院员工,会在特定食堂吃专门为员工提供、荤素搭配的餐食。不外,释教每个月的阴历月朔和十五都有法会,法会仪式竣事后会向游客或居士提供素斋,七七也会随他们一同去吃。

02

为何来到寺院:

有人“逃离内卷”,有人“与佛结缘”

他们为什么选择去寺院事情,是许多人好奇的问题。

他们中,最常见的一类人,是由于“想逃离内卷”而进入寺院。

“内卷”,被人类学家项飙形貌为一种“不停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想要破解这种死循环,不想再被无意义感和精神内讧折磨,“逃向佛祖”、“给佛祖打工”成了一批年轻人的选择。

此前《三联生涯实验室》曾报道过一位结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慌慌的故事。她曾在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担任内容谋划,但由于“事情机械执行、没有成就感、人为不高、生长空间小”,选择裸辞去寺院做杂志编辑。“我卷过,现在我不想卷,由于我看不到我卷的目的是什么。”她称。

固然,除了将寺院当成现实生涯的“逃亡所”,另有人去寺院是由于“佛缘”。

净毅以前在深圳做销售,卖电子产物的配件。四年前,他去成都旅游,到文殊院品茗,那时就被寺院的气氛吸引了。他自己是爱茶之人,看到文殊院正好有一个“一年全脱产”的学茶设计,以为这是冥冥中的机缘,便把事情辞了,来到成都学茶、扎根。

“那时,许多人包罗怙恃都示意不明白我的决议,由于深圳的待遇也比成都好,我的事情处在上升期。但那时的我是想过来学习,顺便换一种生涯方式。”净毅称。

学成一年后,恰好寺院给了他一份差事,他便留在了茶室,在师父的激励下,一边运营茶室一边结交五湖四海的茶友,不停磨练自己。

“这份事情人为待遇不高,只能维持基本生涯,我把这份事情看成是一次修行。”净毅说,与之前的销售事情相比,自己似乎更适合做茶艺师。“由于我不太善于交流,销售事情做得很心累,现在煮茶品茗,安安悄悄地,我做的很开心。”

同样被寺院气氛吸引的另有“留野锦里烧”,这是她结业后的*份事情。那时她在招聘网站上找事情,只看到要招聘摄影师,并不清晰是一份来自寺院的招聘,便想着试一试。

到了地方,她才发现是寺院。行政职员先让她填了一份表格,其中一项是宗教信仰,信佛者优先,没有宗教信仰也可以入职。等到主管看完她的作品,就地就敲定让她来上班。“这可能就是缘分吧,实在那时的我照样新手,是上班后才提高了许多。”

面试事后,她在寺院里溜达,马上喜欢上了这里的气氛。“寺院里都是中式园林修建,另有一条长满青苔的小道,有师兄穿着禅服坐在地上敲空灵鼓,我和其他游客一起驻足看了会儿,突然就稀奇喜欢这个地方。”她称。

七七进入寺院,则是由于“那时正履历人生的新阶段,‘佛祖’正好泛起了”。

七七之前在大都会的烘焙事情室事情,娶亲之后在一家网店售卖烘焙质料。为了孩子上学,她回到小县城,并在老家买了房。那时在网站上看到寺院的招聘启示,“岗位急需用人”,通过电话面试后,她直接去上班了。

她把在寺院事情看成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最先,“环境不错、人为稳固,休班的时刻还能照顾家人”。

03

治好了“精神内讧”,

也难免有新的烦恼

在寺院环境的熏陶下,事情修行两不误,许多人事情一段时间后不知不觉发生了一些转变,也在一定水平上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讧”。

七七在寺院事情了小半年后,感受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急躁了,天天早上也会去殿里上个香,融入了寺院的生涯节奏。“在其余地方事情,心里会有许多噪音杂音,但在寺院这种特定环境下,心逐步清闲下来,不再去计算一些琐事了,有什么心事也会在早上上香的时刻,向‘佛祖’说一下。想通了,就感受生涯还挺知足的。”

净毅发现,最近许多客人会专门抽一天时间,来茶室“出世”。他异常享受专注做茶的历程,入坐前就会跟人人讲规则,品茗历程中,只管不要语言、不看手机,去品鉴感受这杯茶。“由于每小我私人的味蕾感知的滋味差异,不要受他人影响,等我们所有喝完后,再相互交流。”

“他们带着苦闷而来,想要追求谜底和寄托,浮世当中总是缺少一处能让人专注心神之地,而我想缔造它。”这种时刻,净毅会拿出“简简朴单的一杯茶”。慰藉他人的历程,也治愈了净毅自己。

他的“精神内讧”被治好的另一方面缘故原由在于,原本的事情环境中,周边的人都是卯着劲往前冲的,“若是你不冲,就会被看成是另类,另有被镌汰的风险”。现在的净毅更随心了。

佛法是心法,修行先修心。”净毅的想法是,不管做什么选择,都要随心。“若是在寺院感受到开心欢喜,就可以来,若是说你是被迫的或是看到别人说好,就不需要来。随着发展,每小我私人都需要弄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固然,世上本无*,“精神内讧”被治好了,也会生出新的焦虑。

这两年,净毅一直在精进自己,好比去茶山学习从生产端到制作端到最后品鉴端的全历程。他有自己的设计,由于人为只够维持基本生涯,他看到同伙品茗、送礼的需求,在2020年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做茶叶买手,并通过社交平台以茶会友。

“留野锦里烧”厥后也由于现实的缘故原由脱离了寺院。虽然这份事情准时上下班,同事都很好相处,但她照样以为“该脱离了”,由于这份事情不太饱和、人为较低,“这种状态太像退休了,想出去看看更大的天下”。

厥后她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老板提倡的狼性文化让她一时间无法顺应。成都本就很少有晴天,每次出太阳的时刻她就心痒痒,憎恨自己被困在一模一样的高楼和一模一样的格子间里,每当这时,她会十分眷念以前在寺院品茗逗猫、摄影闲逛的日子。

她说,此前自己的同事基本都是由于信佛或者憧憬诗花瓷茶的环境而来,寺院里的事情更适合对传统文化和释教文化感兴趣,更看重精神天下的知足而非追求世俗乐成的人。

环境还在继续转变,对这些人来说,不管这份事情还会做多久,都是一份名贵而怪异的履历。在简朴纪律的事情生涯中,他们治好了精神焦虑,同时也习得了一种头脑习惯,那就是,凡事皆有因果,忙碌的事情生涯中,也不要忘了确立自己心里的秩序,起劲靠自己过上更自由、更随心的生涯。

上一篇:教育行业已经没戏了吗?
下一篇:「义乌老板们」的房东,半年卖货24亿
我要开户 我要开户 软件下载 客户端